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 >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推動四德工程 > 正文
作者: 焦同帥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1-12-03 09:52
“不僭不賊,鮮不為則。投我以桃,報之以李?!?1月27日,周六上午,鄄城縣鄭營鎮(zhèn)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里傳來瑯瑯讀書聲。50多名孩子正在志愿者老師的帶領下,激情飽滿地誦讀著國學經典《詩經·大雅》。
這位身穿紅馬甲,帶領孩子誦讀的老師,正是鄭營鎮(zhèn)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張霞。每個周六的上午,她都會早早來到這里,帶領孩子們誦讀經典。
2019年,鄭營鎮(zhèn)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,張霞第一個報了名,成了一名志愿者。從此,阡陌之間、困難群眾家里、鎮(zhèn)里的活動現場,都有了她忙碌的身影。
“成為志愿者后,我參與了很多志愿服務活動,但是,我也一直在找尋我認為更有深遠意義的活動?!睆埾颊f,后來,鎮(zhèn)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里“興文化 ,育新人”六個大字,給了她啟發(fā)。
張霞告訴記者,在反復琢磨了這六個字的含義后,熱愛傳統文化的她,便有了開設“一縷書香”經典誦讀公益班的想法,利用周末時間,帶領孩子誦讀經典。
“我的想法鎮(zhèn)領導很支持,還專門給了一間屋子當教室?!?張霞說。
有了教室,張霞精心策劃的誦讀公益班便邁出了第一步。接下來,她還要購買書籍、招收學生。
“在愛心人士的支持下,第一批50本書籍算是有了著落。”張霞說,但在招收學生的過程中,卻讓她很“委屈”。
“一開始,家長質疑,不相信是免費的。”張霞說,甚至還有些家長說,先打著不收費的“幌子”,等過后再收。
雖然感覺到很委屈,張霞依舊耐著性子和家長溝通,并告訴他們自己是志愿者,所有的勞動都是無償的,成立公益班是為了傳承優(yōu)秀的傳統文化,更是為了讓孩子學習并熱愛傳統文化。
經過多天的宣傳,第一期開課只來了8個孩子。第一節(jié)課,張霞就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期間,陸續(xù)有學生報名上課,到了第二學期,學生增加到了70多個。
“雖然舍棄了周末休息的時光,但是聽到孩子們整齊的讀書聲時,就感到很欣慰,也很有意義。”張霞說。
書香熏染生命,經典塑造靈魂。“一縷書香”經典誦讀公益班的舉辦,不僅打開了孩子們學習經典的窗口,讓他們了解到更多的中華傳統美德,還讓他們漸漸養(yǎng)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和閱讀習慣,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高尚情操,成為閱讀與分享的實踐者和受益者。
在與孩子的接觸中,張霞發(fā)現很多孩子不敢開口說話,為了讓孩子全面發(fā)展,張霞又增設了口才課。幾節(jié)課下來,許多孩子發(fā)生了變化,他們更加陽光、自信。
“許多家長給我反映孩子變了,他們很滿意,之前不理解的家長,后來也悄悄給我道歉了?!睆埾夹χf。
如今,隨著更多志愿者的加入,公益班的課程也愈加豐富。不僅有書法、手工、武術、愛國主義教育等課程,根據時令、節(jié)日,志愿者老師還會帶著孩子們學習一些相關知識。
張霞告訴記者,“一縷書香”經典誦讀公益班不僅在鎮(zhèn)駐地開課,還要向全鎮(zhèn)各行政村推廣,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受益。
記者 焦同帥 通訊員 劉永霞